“照镜子”指的是检视、反省自己。正如古人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开展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照学习之镜、群众之镜、作风之镜,正视自我、发现问题、抓好整改,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推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常照“学习之镜”,勤拂思想灰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充实和更新知识的“必修课”,也是为实践聚力、为事业赋能之基。站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要当好弄潮儿,就必须不断完善知识储备、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照“学习之镜”,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镜中自我与理想自我对比,常思能力不足、常怀本领恐慌、常找学习差距。针对使命所系、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用好用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个学习方法,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学深悟透、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不断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
常照“群众之镜”,厚植为民情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与宗旨,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实不实,老百姓最有体会,也最有发言权。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这个目标,常照“群众之镜”,主动到群众家里、田间地头问政、问效、问计,多聊一聊群众的“家长里短”、多看一看群众的“衣食住行”、多问一问群众的“意见建议”、多听一听群众的“真实声音”,让联系群众成为“工作常态”,在诚恳接受批评中红脸、出汗,使藏匿的污垢无处遁形。同时,要俯下身子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用群众意见听到心里去鞭策自己,把群众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中改进工作,把群众的智慧吸纳为创新的力量源泉,真正做到提升工作、增强本领。
常照“作风之镜”,端正价值追求。作风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以更好、更强的作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照“作风之镜”,聚焦实现五个目标任务、解决六个方面问题,看一看在理论学习是否常抓不懈,有没有学一阵、松一阵的思想松动;找一找在调查研究是否求真求实,有没有“调”以务实、“研”以致用,找到解决制约发展的“金钥匙”;查一查在检视整改是否从严从快,能不能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以高度的自觉、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及时纠正偏差,保持正确方向。此外,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放到谋发展、惠民生上来,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下足绣花功夫织就“精品画卷”,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实绩。(潘华、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