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蝙蝠要倒挂着睡觉?不会掉下来吗?

为了能更好更快地飞起来,蝙蝠只能选择爬到高处倒挂起来,如果想外出捕食,只要把爪子一松,身体往下一沉,就可以通过下落一段距离所获得的初始动力成功起飞。

那有人会问了,这样倒挂着睡觉抵抗重力,貌似不太科学啊,会不会很累?

蝙蝠的后肢有五趾,略为退化并向后旋转,五趾均具有钩爪,利于倒挂抓握。

倒挂着睡觉的蝙蝠

更具适应性的是蝙蝠脚趾的肌腱:一端连接在趾骨上,另一端并不连接于肌肉上, 而是直接连接蝙蝠的上半身,当蝙蝠倒挂时,重力就代替了肌肉拉力,将肌腱拉紧,蝙蝠的爪子就能紧紧抓住物体。

由此可见,蝙蝠不需要耗费过多能量就可以轻松倒挂,且倒挂时浑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如同人们躺在床上一 样感觉舒适。

所以,蝙蝠能够轻松倒挂在树枝上,我们也不用担心它掉下来。事实上,蝙蝠不仅倒挂着睡觉,还可以倒挂着给幼仔喂奶!甚至,就算蝙蝠在睡觉过程中死了,它也会一直挂着。

脑袋不充血的秘诀

脑袋充血说的就是像人类这样习惯直立或是顺躺的动物,在倒立时大量血液会聚集并且滞留在头部而无法回到心脏,从而引发不适。

飞行的蝙蝠

我们直立的时候为什么血液不会滞留在四肢脚底上不来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四肢静脉血管(负责将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中有静脉瓣膜,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只允许血液从下往上流,从而有效完成血液循环。

不过蝙蝠的血管没有静脉瓣膜,那蝙蝠是怎么做到一直倒挂着脑袋还不充血呢?

这就主要归功于蝙蝠有一颗强壮的心脏啦!因为飞行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蝙蝠的心脏特别发达,比相同大小的其他哺乳动物要大三倍,而且运送血液的能力更强,所以蝙蝠的心脏收缩能够强有力推动血液循环,使流到头部的血液不会太多。

蝙蝠作为哺乳类动物重要的一员,它的身上还有很多值得人类发掘和学习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