铑还可以涨到前几年3000一克吗?行情背后的真相你未必知道

你还记得几年前铑疯狂飙涨的场面吗?

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铑一度冲上了“每克3000元”的天价,震惊整个贵金属圈,比黄金贵十几倍,比铂钯加起来还高!甚至被网友戏称为“金属界的茅台”。

但如今的铑,早已褪去高光,价格从高位大幅下滑,截至2025年8月初,国内铑的回收价格在每克600元~900元之间,连当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不禁让人发问:

铑还可以涨回3000元一克吗?那波行情还能复制吗?现在抄底是不是一个机会?

别急,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这场金属价格的“过山车”,看看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回顾那一波暴涨:3000元一克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当年铑价格为什么那么疯狂?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词:“严重供需失衡”。

全球最大铑产地——南非,当年因疫情、罢工、电力短缺接连停产,供给骤降;

同期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收紧,对三元催化剂中铑的需求暴增;

投资投机资金蜂拥而入,供应缺口越大,价格越炒越高。

一克铑冲到3000元,不是“市场理性”,而是典型的“极端行情”。

二、现在的市场环境,还具备那种涨价条件吗?

说白了,要涨回去,核心还是看供需。

但现实却是——现在的供需关系,和当年完全不同了。

展开全文

✅ 供给端回稳:

南非矿山恢复生产,产量趋稳;

新工艺技术发展,提高了铑的回收效率;

各国企业囤货减少,铑的“稀缺性”正在缓解。

❌ 需求端下降:

新能源车崛起,逐步取代燃油车,减少对三元催化剂的依赖;

铑在催化剂中的用量被“精打细算”,节省用量成为行业新趋势;

车企寻求用铂、钯替代部分铑的应用,降低成本。

一句话总结:供给更宽松,需求趋减弱,“涨价燃料”正在消失。

三、铑还有没有价值?会不会绝地反击?

虽然短期很难再现3000元/克的盛况,但铑依然是贵金属家族中“最稀有”的那一个:

年产量极低,仅为黄金的1/100,钯的1/20;

主要集中在南非和俄罗斯,地缘风险长期存在;

在电子、电镀、光学、催化等高端领域依然有不可替代性。

也就是说,铑不会消失,也不会“贬成废铁”。只是在新能源时代,它从“高光C位”,变成了“配角中的高手”。

未来,如果再次出现:

供应链中断,

政策突然加严尾气排放标准,

或者某种新产业对铑的需求爆发,

那么,铑的价格依然可能猛涨——但不会再那么疯狂。

四、普通人该怎么对待现在的铑市场?

如果你是“回收从业者”或“贵金属投资爱好者”,面对铑现在600~900元/克的价格,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

✔ 不建议赌涨回3000元,那是极端行情,不具备可持续性;

✔ 若在底部区域收储,做好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

✔ 与其幻想暴涨,不如关注铑的回收技术、提炼利润与二次利用市场;

✔ 紧盯南非、俄乌等地的地缘动态,提前判断市场信号。

要知道:回收行业赚的不是“价格最高点”,而是“波动的机会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