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鶯 | 中藥圖典
鶯
Yīnɡ
別名
黃鳥、倉庚、皇、商庚、鵹黃、楚雀、青鳥、鶬鸚、黃鸝鶹、黃鶯、黃袍、黃伯勞、搏黍、離黃、鸝黃、黃栗留
功效作用
補中益氣;舒肝解郁。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後飽脹;兩脅不適;肢體倦怠
英文名
Oriole
始載於
《食物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脾經、肝經
藥性
溫
藥味
甘
《中藥大辭典》:鶯
【出處】 汪穎《食物本草》
【拼音名】 Yīnɡ
【別名】 黃鳥、倉庚(《詩經》),皇、商庚、鵹黃,楚雀(《爾雅》),青鳥(《左傳》),鶬鸚(《易通卦驗》),黃鸝鶹、黃鶯、黃袍(陸璣《詩疏》),黃伯勞(《綱目》)。
【來源】 為黃鸝科動物黃鸝的肉。
【原形態】 黃鸝(《禽經》張華注)
體長約25厘米。嘴與頭等長,形較粗厚,嘴峰粉紅色,稍向下彎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虹膜紅色。雄鳥羽毛金黃而有光澤,頭部有通過眼周直達枕部的黑紋。初級飛羽及其覆羽黑色,覆羽的外翈黃色,初級飛羽則具黃或白色的狹邊。尾短;尾羽除中央的一對為純黑外,其餘的黑色尾羽均具黃色尖端,且在愈靠外側的尾羽,黃斑愈大。腳短,呈鉛藍色;爪長而曲。雌鳥羽色相似,僅背面色澤稍帶綠色:翼及尾的黑色部分稍沾褐色。
主要生活於平原地區,低山、丘陵地帶亦可見到,常棲息於樹上。鳴聲婉囀動聽。營巢於高樹枝端。
【生境分布】 分布我國東部。
【性味】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平。"
【功效與作用】 ①江穎《食物本草》:"補益陽氣,助睥。"
②《隨息居飲食譜》:"舒郁和肝。"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鶯
【出處】 出自汪穎《食物本草》
【拼音名】 Yīnɡ
【英文名】 Oriole
【別名】 黃鳥、倉庚、青鳥、搏黍、離黃、楚雀、商庚、鸝黃、黃栗留、黃伯勞
【來源】 藥材基源:為黃鸝科動物黃鸝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 Sharpe
採收和儲藏:夏季捕捉,殺死後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原形態】 黃鸝,小型鳥類。體長約25cm,嘴與頭等長,形較粗厚,嘴峰粉紅色,稍向下彎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自額基和眼先起,有一寬闊的黑色貫眼紋,伸至枕部。初級飛羽黑色,除第1枚外,余者的外緣沾黃白色,向內逐漸延伸至羽端。小翼羽純黑。大覆羽的內翈大都是黑色,外翈和羽端均黃。尾羽黑色,除中央1對外,羽端均黃,其外側者的黃色部分較大,最外側1對僅在羽基呈黑色,余部大都黃色。雌鳥羽色暗淡。虹膜紅色;跗跖和趾鉛灰藍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在丘陵、平原或村莊附近的大樹或疏林中常聽到此鳥婉轉動聽的歌鳴。食物主要為昆蟲,尤其是毛蟲之類,以及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蟲等;亦有一些雜草種子、漿果等。每年-7月繁殖,每窩產卵2-4枚。
資源分布:在雲南東南部、海南和台灣為留鳥 ,夏季遷至四川、甘肅、陝西、內蒙古至東北黑龍江流域。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脾;胃;肝經
【功效與作用】 補中益氣;舒肝解郁。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後飽脹;兩脅不適;肢體倦怠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2隻。
【各家論述】 1. 汪穎《食物本草》:補益陽氣,助脾。
2.《隨息居飲食譜》:舒郁和肝。
【摘錄】 《中華本草》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按歸經查藥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按藥性查藥
溫性中藥列表
平性中藥列表
寒性中藥列表
涼性中藥列表
熱性中藥列表
按藥味查藥
甘味中藥列表
苦味中藥列表
辛味中藥列表
酸味中藥列表
鹹味中藥列表
澀味中藥列表
淡味中藥列表
按名稱查藥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方劑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電子書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學》
中藥相關
中醫百科
中藥圖典
有毒中藥列表
藥品百科
歸經
四氣
五味
中成藥百科
出自A+醫學百科 「鶯」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E%BA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鶯」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1個分類: 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