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扛起复古书风的大旗,成就自己,照亮书坛,于今可鉴

书法在经历了晋唐发展,已步入巅峰,技法纯熟,理论完备,佳作频出,大师云集。入宋以来,书家们对唐人书法崇尚法度的传统不再奉若圭皋,宋四家中唯有蔡襄恪守唐法,虽然备受称颂,被苏东坡评为本朝第一,欧阳修也称“君谟独步当世”,但终究未能以一己之力延续崇尚法度的传统。苏轼,黄庭坚,米芾所倡导的尚意书风雄踞北宋书坛,尚意本身并无指摘之处,只是追随者已不再具备苏黄米等书家在传统上所积淀的高度,过分的突出个性,使得书法在歧途上渐行渐远。时至南宋,张孝祥,吴琚,张即之,虽能领一时之风骚,但尚意书风已是樯橹之末。

赵孟頫书法作品

元代初期,尚意书风式微,书家们也开始对宋代书法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当时主盟文坛的虞集在《道园集古录》中总结到:大抵宋人书,自蔡君谟以上犹有前代意,其后东坡,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风靡从之,而魏晋之法尽矣。米氏父子最盛行,举世学其奇怪,不惟江南然,金朝有用其法者,亦以善书得名,而流弊南方特盛,遂有于湖(张孝祥号于湖居士)之险,至于即之(张即之)之恶谬极矣。可谓怒陈宋代尚意书风背离传统,流毒泛滥。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论断是对是错,但确为对尚意书风反思的发轫,并流露出强烈的对书法回归传统的意愿。鲜于枢在《评草帖》中写道“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善草书。长史癫逸,时出于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批驳了两宋草书对于传统的背离。

赵孟頫书法作品

当然,时代的最强音当属赵孟頫,其兰亭十三跋中用笔千古不易的名言,时至今日仍是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座右铭。“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这样的论述主要是针对两宋书风的流弊所提出的,倡导恢复晋唐书家的古法用笔。当是时,这样的声音无异于万钧之雷霆,振聋发聩。尊重传统技法和儒雅精神,赵孟頫在复古浪潮中乘风破浪,其艺术水平也成为自元代以后唯一能比肩唐人的大家,《元史》称之为“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

赵孟頫书法作品

在赵孟頫的影响和带动下,元朝书坛言必称二王,书必出古意,复古思潮已蔚然成风。在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等书家对复古书风的推崇下,元代书坛对于篆书,隶书的学习和研究也盛行于世。恪守古法,并非全都力求流美俊秀,书承二王血脉,以篆隶等碑刻为法则的书法也蓬勃发展,可谓百花齐放。除了在书法实践上表现出复古主义的巨大影响力,在书法理论上也有大批的书家致力于对古法的梳理以及对技巧的探索,而且成果丰硕。赵䶵的《书则》汇集汉晋书论精华,释薄光所著《雪庵字要》以永字为例,推崇八法。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上,赵孟頫所倡导的复古主义,在给后世留下无数艺术瑰宝的同时,也让复古主义的主帅赵孟頫超越宋人,直抵晋唐,于欧颜柳并肩。

赵孟頫书法作品

作为现代人,用穿越的目光去审视复古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赵孟頫提出的复古主义,以及用笔千古不易的命题,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失之偏颇,但绝不是后世有些攻讦赵孟頫的论调所表述的那样,这只是简单的回归和守旧。赵孟頫以行真相通的晋人笔法改造颜柳的顿挫用笔,创造了极具个性的赵体,而且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为后世学书者心慕手追,这便是元代书法复古风潮结出的最为艳羡之硕果吧。

赵孟頫书法作品

所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之于书法也是无缝对接的。书法从初期的松散自由,到形成法度,历经晋唐成就了书法的巅峰,当法度变的刻板,甚至是一种束缚的时候,由苏,黄,米领衔的宋代书家们追求自由,表现个性的尚意书风,打破了法度形成的刻板和束缚,笔墨中表现的玄妙之至令人神往。当个性变成散漫,甚至是师心自用,足以为家的无度自由,此时,恢复古则,重回法度,让书法再次绽放出了精彩。赵孟頫复古的旗帜,能否让当今混乱的书坛看到一个光明的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