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炭自殺

香港

编辑

據中大及港大一項聯合研究顯示,2000年香港至少有151人死於燒炭,占總自殺死亡人數一成七[6],2001年,燒炭甚至超越了上吊,成為香港除了跳樓以外最普遍的自殺方式,佔了自殺者的25%。甚至遠在新西蘭的中國籍廚師也使用燒炭自殺,估計是受到中文傳媒影響[7][8]。為避免自住單位變成凶宅,連累家人,部份燒炭人士選擇到離島度假屋自殺,長洲東堤小築曾經是燒炭熱點。根據香港輔導及調解服務總監曹敏敬牧師的訪問資料,香港的第一宗燒炭自殺案,於1998年發生在東堤小築。[9]

也由於香港人愛到郊外燒烤,木炭在大多數的便利店或超市都可以購得,所以造成這種獨特的自殺方法。而這亦與香港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使跳樓身亡在香港普遍的背後原因一樣。此外,不論是跳樓還是以利器自殺,都較需要個人克服對自殺的恐懼,使燒炭自殺變得相對較容易[4];亦有人在進行自殺前服用安眠藥或酒精,意圖減輕死亡過程的不適[4]。

此外,過往在香港其實有不少自殺者透過開煤氣把自己焗死。但自從香港發生多宗開煤氣自殺而引發嚴重火災的事件,使公眾認為因為一個人開煤氣自殺,卻連累鄰居財物或性命的損傷,是一種「生又累人、死又累街坊」(在生時連累別人,死時還累及鄰里)的行徑,反而燒炭的話,尤其使用無煙木炭,不會連累其他人。這很可能是這種轉變的原因。

為遏止燒炭自殺的風氣,香港政府曾一度建議把郊野公園的燒烤爐改裝成為電爐,以防止有人燒炭自殺;而有非政府組織亦在燒烤用的炭包上貼上防止自殺的求助熱線電話。

台灣

编辑

在台灣每年約有2成左右的自殺者,選用「燒炭自殺」。但由於台灣在統計自殺死因時,卻無燒炭這一項,只歸在「瓦斯」自殺以外的「其他氣體」自殺,故無詳細統計數據。[10]

為了降低自殺發生率,木炭的包裝上印有「珍愛生命,希望無限」的提醒文字,以及生命線等自殺防治單位的求助電話。台灣新北市有兩千三百多家超商、大賣場,自2012年5月1日起配合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木炭非開放式陳列」新政策,貨架上不能擺放木炭讓民眾自由選購,有的業者直接將木炭上鎖,或是貼上購買木炭請洽詢店員的標示,衛生局希望第一線的店員能扮演「自殺防治守門員」的角色。消費者想要購買木炭,必須先向現場服務人員詢問,店員會簡單詢問消費者購買的用途、數量,才會開鎖拿出木炭,再請消費者在紀錄本上登記姓名,但不會強迫留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