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 sexual precocity)是指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10岁前月经来潮。
很多家长会疑惑:我不是专业的医学人士,怎么判别第二性征发育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男孩女孩正常青春期的发育规律: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是最迟的,进入青春期后,才开始发育,包括第一性征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机能的具备。
第一性征是指与生俱来的两性生殖器官的特征,又叫主性征,通俗区分就是男女性不同的外生殖器。
第二性征是青春期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如男女在身材、体态、相貌和声音等性别上的差异,又称副性征。
男孩第二性征的发育顺序为:
①睾丸增大、②阴茎增粗,可有阴茎勃起、③阴囊皮肤皱褶增加着色、④出现阴毛、腋毛、痤疮以及胡须、喉结,变声、⑤夜间遗精,开始遗精是男孩发育成熟的重要特征之一。健康的男性进入青春期均会发生。研究显示我国男孩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是14岁左右。
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顺序为:
①乳房发育、②阴唇发育、色素沉着③阴道分泌物增多、④出现阴毛、腋毛、⑤月经初潮。月经初潮是女性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初潮的出现,多半在身高增长速度下降后的半年到一年期间。研究显示我国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2.5-13.5岁。
一旦女孩在8 岁之前,男孩在9 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家长要非常重视,尤其是男孩性征发育比较隐蔽,家长不容易发现,等到出现变声才就诊,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对比10年前20年前,性早熟的发生率增加许多呢?
在疑问之前,我们先来看下性早熟的分类及病因,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一)中枢性性早熟(CPP)
亦称真性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分泌,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主要医学发病原因有:
1、特发性性早熟又称体质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的敏感性下降,使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所致,女孩子多见,约占女孩CPP的80%以上,而男孩则仅为40%左右。
2、继发性性早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①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下丘脑错构瘤、囊肿、肉芽肿,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获得性损伤:外伤、术后放疗或化疗,④发育异常:脑积水、视中隔发育不全等。
3、其他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也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外周性性早熟
亦称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主要病因有:
1、性腺肿瘤 卵巢颗粒—泡膜细胞瘤、黄体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畸胎瘤等可能导致外周性性早熟。
2、肾上腺疾病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
3、外源性 如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化妆品等。
(三)部分性性早熟
主要表现为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单纯性早初潮。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家长们关心的是何种原因的问题其实不好精确回答,因为目前的医疗条件下,80%的中枢性性早熟是找不到病因的。结合临床数据及国内外的专家共识,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肥胖:过度的营养摄入,导致孩子超重和肥胖的发生,进而促进性发育的提前启动。所以目前对于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性早熟,务必督促孩子减重。
2、家庭环境影响:长期的家庭压力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下丘脑的抑制提前解除,下丘脑对性激素等的负反馈敏感性减弱,从而发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不要吃反季节的水果蔬菜:市场上大部分反季节的水果蔬菜往往使用了催熟剂,例如冬天的西瓜,吃起来固然甜,但是没有夏季的西瓜清新自然,且为了反季节更好生长,往往会使用化学农药、催熟剂,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4、过度发达的电子信息:和10年前对比,小朋友们接触到的外界信息堪称丰富,小朋友们熬夜玩电子设备、过度浏览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高度发达的信息下,很有可能过早的接触与性相关图片、视频等,极可能导致早熟。
5、不适当的补充补品:许多家长经济条件上去了,盲目的想给孩子最好的,过早让孩子接触保健品,有些保健品含有胚胎、花粉、蜂王浆、蜂蜜等成分,孩子吃了容易引起早熟。
6、另外生活环境当中不可避免的接触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比如增塑剂中的双酚A,农药及洗涤剂当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均有类似雌激素作用,都可能会促进性早熟的发生。
发生了性早熟,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性早熟会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和体格发育造成危害。有研究表明: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自己在体型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过早来月经的女孩子往往精神十分紧张,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部分性早熟患儿在性征提早出现的同时,往往伴有骨骼生长的加速,身材虽暂时较同龄儿童高,但由于骨骺提前闭合,成年后身材比正常人矮小。
性早熟要不要治疗?
对于性早熟的孩子,需及早就医,由内分泌专科医生来进行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有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可能,需定期随访;对于中枢性性早熟治疗目标为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防止或缓释患儿或家长因性早熟所致的相关的社会或心理问题(如早初潮);改善因骨龄提前而减损的成年身高也是重要的目标;但非所有的中枢性性早熟都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需要专业的儿科内分泌专科医师评估判断。
与此同时,心理治疗和疏导也要同步进行,性早熟的孩子因身体变化,心智也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可能出现缺乏自信、性格孤僻,发生早恋、早孕、性犯罪风险也会增大。家长和老师应留意孩子情绪的变化和不安,做他们的心理辅导员,给孩子建立性发育的正确认识,避免自卑、焦虑等情绪出现。
以上科普,希望能帮助到家长,做好第二性征的监测,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从每个诱发的可能性尽量做到最好,杨医生也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各位家长更好的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