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程度:5
进步程度:5
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帝王、侯爵、将军、丞相,难道是天生的吗?攻击无道的人,诛灭暴虐的秦廷。
朝代:秦末
意义:这个口号太著名了。挠上了中国人心底最痒痒的地方,国家是公器,不是谁家私藏的宝贝,只要起义,大家都能分一杯羹。可以说这句口号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起义群众。
蛊惑程度:10
进步程度:9
三
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翻译:杀人的人判死刑,伤人的人要赔偿造成的伤害。
朝代:西汉末
意义:赤眉军文化程度不高,喊的口号是刘邦“约法三章”的简化版,但就是这样朴素的口号正反映了起义群众的基本需求。其实如果要不考虑面子问题,直接喊“我要吃肉”这样的口号也能拉动不少人。
蛊惑程度:5
进步程度:2
四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翻译:汉朝即将灭亡,黄巾军要胜利;成事就在今年,以后天下大吉。
朝代:东汉末
意义:看三国都知道这句口号的威力,张氏兄弟披着宗教的外衣起义,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这跟东汉巫术迷信盛行有关,起义军抓住了人们相信玄幻谶(音趁)语的弱点,搞了一波人性营销。
蛊惑程度:8
进步程度:4
五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翻译:砍光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隋炀帝犯下的罪过。用尽东海的水,也洗刷不掉隋炀帝的罪恶。
朝代:隋末
意义:李密家是隋朝勋贵,他的起义口号不会是“我要吃肉”这样直白的需求型口号。作为文化人,他要攻击隋炀帝在道德上的污点,用了两个类比形容隋炀帝的罪无可恕,蛊惑效果一般,而且也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珠穆朗玛峰上,自己也下不来了。
蛊惑程度:3
进步程度:3
六
等贵贱,均贫富。
等贵贱,均贫富。
翻译:社会地位平等,社会财富相同。
朝代:北宋末
意义:北宋末的钟相起义,提出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要求,这跟宋朝市民社会兴起有关。不过,这时候的起义军虽然内部地位平等,抢来的财富平分,但还没有脱离强盗团体内的原始平等思想,如果再进一步,提出生产资料的平均分配,就领先世界了。
蛊惑程度:10
进步程度:8
七
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
翻译:分田地,不交税。
朝代:明末
意义:闯王李自成的口号,还被群众自己改编成“迎闯王,不纳粮”,可见多么深入人心。李自成的这句口号已经改变了中国起义口号的范式,抛弃了只要吃饱就不闹事的低级诉求,直接上升到生产资料——土地的分配上,可以说是农民起义觉悟的高峰。
蛊惑程度:10
进步程度:9
八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翻译:赶走鞑子蛮夷,恢复华夏正统
朝代:清末
意义:同盟会的著名口号。虽然口号直指清朝统治者,但实际上瞄准得是清廷因循守旧,落后于世界的整个精神禁锢系统,为中国进步奠定了一个精神起点,虽然有一定民族主义色彩,但积极意义更大。
蛊惑程度:10
进步程度:10
你对这些口号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吐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